太阳黑子周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触发器,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2008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全球发生了很严重的经济危机;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南方发生大范围雪灾。
1996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次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再次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1986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非洲发生蝗灾;次年美国发生了股灾,济南发生特大暴雨创1916年以来记录。
1976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当年我国三位伟人相继去世,东北发生陨石雨、唐山出现大地震;次年太阳黑子数见底回升,西方第一次石油危机走出阴霾。
1954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当年1月份长江泰兴段断流,5月长江出现百年一遇大洪水。
1933年太阳黑子平均数跌到谷底回升,持续多年的经济大危机见底。
2017年,太阳黑子数持续下跌三年后进入个位数,全球经济开始衰退;2018年黑子平均数仅4.2,创下9年以来新低,全球股市接连下跌。就在这一年,太阳黑子再度进入媒体的视野,太空总署(NASA)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科学界担忧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届时恐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会提前发生。
太阳对地球有多重要?我们这个世界,与其说是“道生万物”,不如说是“太阳生万物”。因为是太阳给了我们温暖,是太阳赐给我们能量,是太阳赐给我们食物。如果没有太阳,草木会凋零、动物会死亡、地球会冰冷无比,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了。太阳周而复始运行,万物才会生生不息。在高中哲学课堂上,老师常教导我们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股市交易里,前辈们也教导我们要遵守自然法则。请问什么是自然规律?什么是自然法则?在人类当今的认知层面上,太阳黑子周期运动就是最大的自然法则与自然规律。
下面我们将揭开太阳黑子活跃度周期与农业丰歉周期之间的关系。欢迎订阅本专栏。本专栏追根溯源,详解了东西方先哲们对周期探索的成果,追寻了经济周期运行背后的动力,并将其与股市一一对应起来;最后,我们还会根据周期理论,推断出牛市里上涨确定性最高的板块,助力大家更好地拥抱大牛市,不负经济周期给我们的恩赐。
太阳黑子周期与农作物丰歉周期
人类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研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在《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中:“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面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在公元28年的黑子出现以及位置,但是,中国对太阳黑子的记录并不连续,目前最连续的记录是苏黎世天文台的数据,可以追溯到1700年;最早开始对太阳黑子进行周期性研究的,是1878年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商业危机与太阳黑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影响气候从而影响农业收成,二是通过影响人类情绪从而影响商业活动,三是通过磁场强弱影响地壳运动。本文重点解析前两方面。
在全面我们讲到过两种长度均为12年的农作物丰歉周期。虽然我们的祖先用岁星(木星)的公转作为参照物,但实际上“农作物为期12年的周期”与“木星12年周转的周期”是没有因果联系的,不然后来古人虚拟“太岁”来代替木星就太荒谬了。既然一个虚拟的星球也能指导农业周期,这证明木星公转周期与农业周期只是巧合达到了一致。中国古人探索出了农业的丰歉周期,但并不知道这个周期是怎么来的。
以我们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我们追根溯源,可以推测出农作物丰歉周期源自于太阳黑子周期性增减。天文学家总结为:太阳黑子增加,气温会上升,雨水充沛,农作物生长变快;在太阳黑子活跃的巅峰之年,容易产生大丰收;太阳黑子减少,气温下降,农作物生长变慢;在太阳黑子极弱的低谷年,农业容易出现歉收。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太阳黑子?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寡,代表着太阳的活跃度。太阳黑子数目越多,表明太阳越活跃,它对地球的磁力会增强,给地球的光照热度也会上升;如果太阳黑子数开始下降,意味着太阳活跃度开始下降,它对地球的磁力与光照热度都在下降;当太阳黑子数接近零时,意味着其跌入了谷底,地球将会出现雪灾或者大小不等的冰河期。
1843年,德国天文爱好者施瓦布通过自己1826—1843年间的日常黑子观测,首次发现日面上黑子数量的多少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这里的“日面”是指能够被我们观测的这一面,天文学家将这一面的黑字数称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也叫“太阳黑子平均数”。从长期的黑子相对数记录可见,黑子相对数的平均值明显的表现出11年左右的周期性,最短为9.0年,最长为13.6年。目前根据苏黎世天文台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1700至今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如下图:

最早发现太阳黑子和谷物价格之间相关性的人,是杰文斯的好友赫歇尔。赫歇尔在1801年在他的论文《太阳表面的状态和地球气候的关系》里公布了他的发现:太阳黑子数与小麦价格存在相关性非常高的负相关关系,即:在太阳黑子活跃的年份,小麦价格持续走低;在太阳黑子数量下降的年份,小麦的价格居然一路走高。于是赫歇尔推断,太阳黑子数减少时,气温下降了,雨水减少了,导致小麦收成不好,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加时,气温上升导致小麦丰收,从而导致价格走低。
赫歇尔之所以将太阳黑子数与小麦价格相比,主要是当时无法获得可靠的气象数据。现在的气象数据十分完备,就不存在这个障碍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郑晓东博士,通过对1961-2010年近50年淮河流域旱涝数据与太阳黑子数对比研究,发现太阳黑子周期与淮河流域旱涝关系密切,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作为一种太阳活动,是反应太阳辐射能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对地球气候、水文变化有很大的影响。郑晓东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我国大范围的干旱与洪涝几乎都发生于太阳黑子数的极值时期,太阳黑子是预测我国地面旱涝灾害的最佳因子之一。大家要注意,理论上,太阳黑子活跃极值对应着雨水充沛极值和气温上升极值;太阳黑子低谷极值对应着雨水干旱极值和气温下降极值。实际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100%的,太阳黑子活跃极值往往提前“雨水充沛极值和气温上升极值”一两年出现;太阳黑子活跃极值并不一定全部对应雨水充沛极值,有时候对应的是干旱极值。
这说明太阳黑子数是影响雨水充沛和温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导出,太阳黑子周期是影响农作物丰歉周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以后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发现更为惊人的秘密。但在此之前,太阳黑子活跃数是我们把握农作物丰歉周期的最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