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专注周期理论研究

基钦周期

周期理论

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有三个,长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波周期);中周期理论:朱格拉周期;短周期:基钦周期。康波周期是以技术革命推动的60年的周期,朱格拉周期是产能投资推动的10年周期,而基钦周期是库存变化推动的40个月的周期。

基钦周期理论认为库存的变化引起经济的波动。

库存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分别对应经济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具体4个阶段的划分及内涵如下:

1.主动建库存阶段

我们先从建库存说起,建库存阶段分为主动建库存和被动建库存。主动建库存阶段,表明下游企业需求改良、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开工率也因此开始扩展。在这个阶段中,价格动能酝酿期已过,价格动能开始释放,产业内的利润开始逐步提升。所以促使价格水平走高,但价格的走高也往往意味着产业利润的走高。所以这就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补库需求,一方面希望用库存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希望把手头的现金置换成存货。

然而,在该阶段的后半场,其期限结构以现货溢价为主,后半场时,大规模的现货库存几乎较难获取,同时现货价格涨幅会比期货价格涨幅更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货带着期货上涨。而且此时也是价格呈现出阶段性的走高,但是价格重心在不断上移。所以在这个阶段——在产业利润走高的驱动下产业内主动建立库存的阶段,就是我们所称的主动建库存。

2.被动建库存阶段

在产业高润一步步走向高点的时候,商品库存也会随之增加,但是此时往往显性库存会被隐性化。那么就会进入我们所称的:被动建库存阶段。被动建库存阶段同样发生在商品价格动能的释放周期,此时更是市场的一个疯狂期。我们承接上面的分析内容,随着产业利润的逐渐走高,市场上补库情绪又来临,此时也是金融资本入局的最好时机,因为价格处于历史的高位,既可以给人营造出逼仓的现象,也可以让产业链开足马力扩大产能,但是此时往往显性库存会被隐性化(也就是上面分析的,即使产能扩张,市场上的库存总是不够的假象),产业链的情绪加上金融资本的光临,这是一个绞杀产业链空头以及投机空头的时机。

接着来到被动建库存的后半场。我们都清楚,高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商品库存的增加往往意味着价格的走跌,其中原因有很多,一是高库存使得企业套保需求扩大,压低期货价格;二是库存的增加使得现货供应增加,在需求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现货价格也会被压低。但企业开工率和生产规模已经在上一个阶段已经实现扩张,要想再降低困难程度较大,原因是投产后便有了沉没成本,对于产品无法根本控制,也就是必须生产才能维持正常运营。所以随着规模的逐步成型,商品库存是稳步增加的,在期货和现货价格都被压低的情况下,产业利润率随之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的走跌,但此时往往也是隐形库存显性化(也就是上面分析的,即使价格在不断的下跌,我们还是能看到大规模的库存增加,好像市场上的库存永远也消化不完一样)。由于这个阶段库存是被动建立的,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被动建库存。

3.主动去库存阶段

我们都很清楚,当产品的利润率下降的时候,产业内大部分企业的普遍做法是计划慢慢削减产量产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业内利润的缩窄,且库存高企,大部分实体参与者依旧以套保为主,由于价格动能释放周期已经过去,现阶段回到了价格动能的酝酿时期。此时价格表现形式以低位震荡为主。期限结构最终以期货溢价结构收场,最终现货价格往往比期货价格低,所以大部分产业客户都是该阶段期货市场上的大空头,原因一是实现库存平衡不得以选择卖出套保,二是该决策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现货,防止大行情突来时无现货的窘境。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产业客户在主动去库存阶段下,尤其是在期货溢价结构下,大家都不去挺价的现象。你挺价,别人套保,所有人都希望别人去挺价自己去套保。对于产业链来说,一致挺价是最优选择;然而对于个体产业户来说,选择卖出套保是最有选择,这就是主动去库存阶段的囚徒困境。所以此时,我们能看到很多有意思是现象,比如市场上该商品交易热度的逐渐下降;成交量与持仓量基本持恒且波动不大;更重要的是市场会进入一段市场真空期:主要表现为每日K线基本收为小阴线或者小阳线,持仓起伏和交易量起伏都很小。在这个阶段后半场,行情逐步明朗,开始有金融资本的进入,成交与持仓开始一致。至此,该阶段结束。

4.被动去库存阶段

被动去库存阶段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过程。我们承接上述阶段的理解,随着金融资本的介入,市场行情将发生很大的反转。我们能看到成交量和持仓量明显的上升,且呈现出一致性,也就是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伴随着持仓量的上升,同时价格走跌;成交量下降的同时伴随着持仓量的下降,同时价格走高。

这个阶段也是金融资本绞杀产业资本和多头的好时机。原因是这个阶段是分析师们最明显最容易调查出实际情况的时候,也是局势最明朗的时候,所以此时我们能看到无论是金融资本大空头还是产业资本大空头,大家基本上都在做空,随着持仓量每一次的新高,价格也是屡次新低;持仓量的下降,价格就反弹。严重点的可以是空头逼仓多头,迫使多头缴械投降。所以此时,利润率的进一步下降导致了产能的下降,加上市场库存已经足够多了,价格又在低位震荡。同时,现货市场上的隐性现货显性化,大规模的库存依旧存在,好似永远也消化不完。

但是,市场商品价格上并不会永无止尽的走跌。原因有很多,一是低价刺激需求,二是低价引发产能下降,削减供应量,三是总有一部分企业会提前选择备库,被动抬高价格和刺激需求。所以此时随着一次次的价格的走低,等到众多产业参与者感到“绝望”时,价格就慢慢走出了历史性底部。并随着产业利润的改良来到主动建库存。

总结

需求下降+库存下降=主动去库存

需求提升+库存下降=被动去库存;

需求提升+库存上行=主动建库存;

需求下降+库存上行=被动建库存。

案例

前期是价格动能的酝酿,由于市场利润较差,所以对库存的需求就会降低,导致库存的阶段性走低,但往往市场都是物极必反的,低库存带来涨价,涨价导致利润好。

此时就会来到价格动能的释放周期,行情在一次次的测试中走出了历史性的底部,来到了价格动能的释放期,此时价格坚挺、走强,伴随着高利润时期的到来,也伴随着历史性价格高位的到来。

但是,高利润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该阶段在顶部维持了一小段时间,价格就开始下跌,知道利润被蚕食,行情回到原点。然而回到原点的情况又往往有着高额库存量的情况,这就是分析师们说的“基本面很差”。

至此,行情回归起初。并同时开启新一轮的库存周期。

赞(1)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康波人生 » 基钦周期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