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格拉周期起源以及特征
(一)周期现象起源
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下,凯恩斯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经济周期。并且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产生的投资波动是形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导致人们投资收益期望的落空,引起了流动性偏好的增加,由此引发危机。
在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起因是内生还是外生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也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来看。根据萨伊定律来看供给侧,“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由人口、生产率和库存周期等形成经济波动。而凯恩斯主义“需求决定供给”的观点完全相反,从需求侧来看,有效需求下滑至低于潜在需求,从而导致衰退或萧条,由货币政策、实际工资和信贷周期等因素引起波动变化。
1912年,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依据,在《经济周期》及有关书刊中,提出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从历史上看,创新千差万别,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周期是有长短的。他综合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几种周期,且这几种周期是并存交织的论点,分别为受厂商库存投资驱动的基钦周期(3至4年)、受设备更替和资本投资驱动的朱格拉周期(9至10年)、受房产业和建筑业驱动的库兹涅茨周期(15至25年)、受技术创新驱动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至60年)。

(二)朱格拉周期特点
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朱格拉研究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物价、贴现率和黄金储备的波动,并发现了这些与商业活动、投资及就业增长的周期存在着相关性。之后朱格拉基于大量证据提出危机是周期性的想法。繁荣、危机与萧条是社会经济运动三个阶段,而这样三个阶段的反复发生就形成了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经济整体的周期性波动,而企业设备投资周期则是企业进行有规律的设备更替及其资本开支的投资周期。在朱格拉周期中,投资的范围更为广泛,不仅限于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因此,还需要综合考虑价格、信贷、投资和利率因素才能去判断经济体处于朱格拉周期的某一阶段。但可以通过企业设备投资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兴衰过程去了解朱格拉周期内的变化。由于存在磨损折旧、技术替代等因素,机器设备往往存在一定的更新周期。当机器设备开始大量更新换代时,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增加,推动经济进入繁荣期,而后随着设备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经济周期将转为衰退。设备的周期性替代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最终产生了9至10年的经济周期。

(三)朱格拉周期历程回顾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互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各国商品与服务的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金融市场和技术的扩散等实现。而这种联系越来越多的通过经济周期的协同性特征表现出来,各国之间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显著增加。按照“谷—峰—谷”测度经济周期的惯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波动可分为5个完整的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在7-10年。

二、设备投资指标是朱格拉周期基本信号
由于朱格拉周期主要指的是设备投资周期,因而识别朱格拉周期的最基本信号便是设备投资相关的指标。一般来讲,我们选取设备投资增速或者设备投资占GDP比例作为朱格拉周期的基本识别变量。
全球主要经济体朱格拉周期呈现出较强的同步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在本世纪大致同步经历了两轮朱格拉周期(2001-2009年,2009年至今)。本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内不断提高的贸易和金融的一体化程度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主要经济体的朱格拉周期呈现出较强同步性。目前处于第2轮周期触底结束的时间点,第2轮全球周期在2009年至2015年呈上升曲线,2016年设备投资占GDP比重到达高点,各国设备投资增速开始下降,虽然在2017年有所反弹但在2018年后再次回落至今。

中国在本世纪也经历了两轮朱格拉周期(2002-2011年、2011年至今)。中国在2002年开始第1轮朱格拉周期,该周期内中国制造业崛起壮大,成为制造业大国,此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地位上升。2010年设备投资占GDP比重到顶,设备投资增速下滑幅度增大,直到2011年设备投资需求触底,然后开始了第2轮朱格拉周期。在第2轮朱格拉周期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且设备更换需求增大,第三产业比重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比重。2015年时,设备投资占GDP比重到顶,设备置换增速下降。中国目前也位于上一轮朱格拉周期结束即将开启新一轮周期的阶段。

三、实体经济指标成为朱格拉周期重要信号指引
朱格拉周期一般指设备投资周期,但在系统视角下,不仅涉及设备投资,更涉及到生产、投资、消费、外贸、信贷、价格等多个变量。因此从整个实体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拓展出朱格拉周期的识别信号。
(一)经济复苏催生设备投资需求
GDP增速周期与朱格拉周期相一致。设备投资首先与经济增速挂钩。
设备投资的需求离不开终端消费需求的回暖。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于消费。伴随经济恢复,社会消费需求快速提升,短期内导致供给不足,企业加大投资,更新设备扩充产能。

(二)制造业投资、产业链升级再造开启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
朱格拉周期是指设备更新周期,当生产中机器设备需要更新,就会产生资本支出,从而依靠固定资产投资使得经济迈入繁荣,而当设备更新完成后,固定资产投资又会陷入低谷,经济走向低迷。因此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加的情况来观察朱格拉周期。
(2)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增速
制造业投资增速周期性信号显著。朱格拉周期的核心是企业设备更新,这在制造业中体现尤为明显,因而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也成为重要信号。全球朱格拉周期能够为制造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在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始时,企业需要设备更新或者技术创新,设备开支将处于上升阶段,对制造业产品需求扩大。从历史上看,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迅速上升,制造业PMI也持续走高。全球制造业投资在2001年下行后,2002年迅速回升。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外需带动出口迅速增长,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2008年次贷危机,全球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PMI急剧下行,2009年触底反弹,而这一阶段2008年11月我国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内需强劲增长再次带动制造业投资飙升。

(3)主要工业设备产量增速
主要工业设备产量代表资本支出意愿,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与设备投资相关的工业锅炉、金属切削机床等的产量增速指标代表着微观上制造业资本支出意愿,这些指标的历史走势呈现出朱格拉周期特征。对比过去1998年以来月产量累计同比变化,主要工业设备产量均表现出一定周期性,以09年金融危机为界,大致呈现10年左右的前后两波周期。


朱格拉周期中设备投资增速增加,拉动上游大宗商品需求上涨。朱格拉周期中设备投资增速增加,拉动上游大宗商品需求上涨。由于企业需要提前签订订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行情启动往往领先于朱格拉周期。朱格拉周期开启后,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大宗商品价格仍会持续性上涨,其中金属、工业原料、工业品与企业投资关系密切。鉴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更加敏锐,并且指数按日公布,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领先性也优于PPI、CPI。
